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环境引导

【公卫措施】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12 08:51:52

一、目的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建立统一高效、科学规范、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体制和应对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证医院广大职工及就医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促进医院和谐稳定发展。
二、制定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聊城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东昌府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范围内、须由医院负责处置的,或发生在院外、须由医院参与处置的各类突发事件。
四、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体系
1.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1)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医院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2)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医院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多个系统、部或科室职责的应急预案,由医院有关系统、部、科室牵头制定,报医院党委会批准后实施。
(3)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包括各系统、部、科室等有关部门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科室应急预案,分别由各系统、部、科室等有关部门制定,并报医院应急办备案。
(4)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医院为举办学术会议、总结会议、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制定的应急预案。
2.应急事件分类
(1)自然类事故。主要包括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
(2)技术类事故。主要包括交通瘫痪、供应短缺、信息系统故障、消防安全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建筑结构损毁事故等。
(3)人员类事故。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婴儿诱拐、恐怖袭击、医疗纠纷、群体性伤害事件、食品安全和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危险品类事故。主要包括核事故与辐射、危化品暴露事故等。
(二)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1.领导机构
为有效、及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医院依据事件类型和事件等级成立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刘兴利 姚淑霞
副组长:席作明 孙建军 郭保岩 刘立刚 刘 丁 张全林 黄风雷 马章军  苏  静
成  员:邢新丽 蔡 蕊 葛永红 孙来信 李同民 樊秀清 孟凡荣 孙雪晶 李志会 夏 娟  张 磊 傅淑银  杜 辉 赵建平 王兴美 马宗辉 马 林  樊淑文 李正锋
职  责:
(1)负责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负责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确证,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1小时内向区卫健局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负责部署突发事件处置方案,指导各工作组实施现场保护、抢救、疏散等工作。
(4)负责指定医院新闻发言人,并向媒体发布事件的相关内容。
(5)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人员的队伍建设。
(6)负责指导编制、修订、发布医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院应急办,段福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主要职责:
(1)负责医院应急值守工作,及时发现、上报和处置突发事件。
(2)负责医院突发事件处置综合协调工作,全面落实领导小组要求。
(3)负责编制、修订医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工作。
(4)负责组织开展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知识的培训。
(5)负责督促医院各科室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演练开展工作。
(6)负责医院应急物资、设备、设施的储备工作。
2.专项应急指挥机构
      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医院设立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具体包括:医疗纠纷群体性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防安全事故、核辐射事故、地震灾害事故、网络信息安全故障、食物中毒、洪涝灾害、地震灾害、停电和突然停电、电梯事故、危险化学品泄露、重大工程建设及建筑安全事故。
各专项应急指挥部指挥长一般由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指挥长一般由部长担任,指挥专员由科主任担任。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牵头职能部门。
专项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编制、修订专项应急预案。
(2)组织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制定专项应急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4)开展专项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工作。
3.工作组
      根据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1)综合协调组
组  长:孙建军
副组长:苏  静
成  员:傅淑银  李志会  张  磊  范燕春  刘延丽  王  娟  胡秀景  孔  南  刘  睿
(2)安全保卫组
组  长:孙建军
副组长:赵建平
成  员:顾业振 刘  萌
(3)抢险救援组
组  长:苏  静
副组长:李志会 赵建平
成  员:樊淑文 袁  强 王  娟 宋丽华 孙桂莉 徐建军 刘  萌
(4)医疗救护1组
组  长:席作明
副组长:邢新丽 孙雪晶
成  员:蔡  蕊  王东辉  范燕春  王永静  朱亚农  张  静  李代民  刘春涛  王  帅  王  霞  王  辉  刘延丽  王桂君  王晓莉  邹艳丽  魏  娜
(5)医疗救护2组
组  长:郭保岩
副组长:葛永红
成  员:孙来信  张金华  孙  敬  玄春花  孙永明  孙金凯  周晓璐  董  岩  陈  丽  李  静  张海珍
(6)医疗救护3组
组  长:黄风雷
副组长:孟凡荣  夏  娟
成  员:高廷孝  谢彦军  冯书龙  严长亭  路  莎  熊佩佩
(7)现场监测组
组  长:苏  静
成  员:范燕春  刘延丽  布慧杰   季  丽  闫红平
(8)后勤保障组
组  长:孙建军
副组长:赵建平
成  员:刁仁朋  毕淑华  孟  欢
(9)事故调查组
组  长:刘立刚
成  员:孟  跃  杨艳英
(10)善后处理1组(舆情监测)
组  长:张全林
成  员:王兴美  马宗辉  姚  丽  姚  颖 刘  睿 许  博 李婷婷  吴  伟
(11)善后处理2组(财务处理)
组  长:马章军
副组长:马  林
成  员:王丽珍 张  燕  徐荣娥  田  敏  王  娟
(12)应急日常管理组
组  长:孙建军
副组长:赵建平
成  员:顾业振  段福洲
(三)监测与预警
1.监测
      (1)各系统要建立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组织对系统内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及时汇总分析、预测风险隐患信息,对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及次生、衍生事件和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每年至少组织1次本系统内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并作出评估报告。
      (2)各科室均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监测单元,每位员工均有监测的责任及报告的义务。各科室要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对排查出的每一个隐患,要尽快落实整改,对短期内能完成整改的要立即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限期整改。对重大隐患,要立即整顿。
2.预警
       (1)确定预警级别。根据突发性公共事件造成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范围是局部还是全院,医院设定三个级别的预警及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三级:Ⅰ级(院级重大事件)、Ⅱ级(系统部门重大事件)、Ⅲ级(科室内部事件)。
      (2)发布预警信息。当可预警的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管理权限、危害性和紧急程度,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部门进入预警期,同时向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报告。预警信息由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同意后,通过医院内网、手机短信、微信、钉钉等方式发布。
      (3)采取应对措施。根据预警级别和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下列措施:
      ①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②启动应急组织指挥系统,进入战备状态,并按照各自职责展开工作;
      ③组织有关部门和应急专家,及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科学预测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和强度,确定突发事件响应的级别;
      ④调集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待命状态,检查救援装备、物资器材是否完备,确保随时实施救援行动;
      ⑤加强事发地点的治安管控,维护秩序;
      ⑥转移、疏散或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⑦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4)预警调整与解除。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并依据事态变化情况和专家会商建议,按程序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及时发布。当确定突发事件不可能发生或危险已经解除时,应立即宣布解除预警,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采取的必要措施。
(四)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医院员工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及其潜在隐患均应在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相关职能部门。节假日或夜间报告书记、院长代表岗(行政总值班)。信息报告的主要内容: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性质、损害程度、已采取的措施及可能发展的趋势等。
2.先期处置
      (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部门应立即启动本部门应急预案,迅速展开救援行动;组织人员疏散、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严防危害扩散。及时向书记、院长代表岗(行政总值班)和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2)书记、院长代表岗(行政总值班)和相关职能部门接报后,迅速核实突发事件基本信息,对事态发展进行科学研判后,立即报告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专项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院应急力量参与抢险救援,同时迅速向当地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自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计算2小时内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应急响应、指挥协调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成员迅速赶赴事发现场实施指挥,调动全员各方面应急力量和资源,组织紧急救援行动。
4.处置措施
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
(1)组织急救队伍,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2)迅速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在专业人员来到现场之前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治安。
(3)尽快恢复被损坏的水电、通信等有关设施,紧急调用相关的物资、设备,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4)向受灾人员提供应急避难场所及食品、饮用水、衣被等生活必需品,满足公众正常生活所需。
(5)加强现场公共卫生监测,防止疾病、环境污染等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发生。
(6)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指定医院新闻发言人,统一信息发布。加强舆论收集、研判与监管,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行及时、客观、真实的发布与报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7)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基本完成,经有关部门、专家评估,次生、衍生和时间危害被控制或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由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结束,并及时通知参与处置的有关部门和单位。
(五)后期处置
1.善后处置
      事发地点继续保持或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根据损失情况,制定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方案,做好各项善后工作。
2.调查与评估
      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范围、受灾程度及突发事件应对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形成调查评估报告。
(六)应急保障
1.应急队伍保障
      有关职能部门牵头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根据突发事件实际情况,确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规模和数量。突发事件发生后,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统一发布调度指令。
2.物资保障
      招标采购中心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和有关规定,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医务科按照专业需要,责成有关科室配齐应急救援所需药品、装备和器材。
(七)宣传培训和演练
      1.全方位、全员培训。各主管部门应对各级各类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进行涵盖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识别、报告、应急处理技术、群体防护、个体防护、现场救护等内容的培训。特殊人员应进行特殊技能的培训。
      2.各主管部门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中各责任人的责任与义务分别制订应急手册,手册针对各个关键部门的具体负责人,明确其职责范围、协调对象、主要对策、行事步骤、联系方式等。手册内容力求简明扼要,便于携带。
      3.模拟演练每年1~2次,由各主管部门、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制订模拟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技术培训、模拟情景、实战演练,提高组织成员的应急反应能离开,训练一支能打硬仗的应急团队。
(八)附则
       对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在工作中违反应急管理相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科室和个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惩处。